上午舉行的生態禮葬現場
  據合肥晚報報道,今天上午10時,合肥市2012年秋季生態禮葬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內舉行,此次儀式主要為“花壇葬”逝者舉辦。伴著主祭人深情朗讀的祭文,包括科幻作家綠楊在內的28位逝者以這種“不占寸土”的環保方式回歸自然。
   莊重的儀式送別逝者
  “以最自然的形態融入故鄉的土地,為我們的子孫後代,盡可能地多留出一片土地和生存空間……”上午10時,伴著優美的音樂和主祭人深情朗讀的祭文,生態禮葬儀式正式開始。杯燭祈福、致心愿卡、敬獻鮮花、行鞠躬禮、放飛氣球……一整套莊重的悼念儀式過後,家屬代表們懷抱著親人的骨灰依次緩緩步入落葬區。
  據工作人員介紹,生態葬就是將逝者骨灰裝入可以降解的生態骨灰罈中,遺骨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回歸大地。每位安葬者也不單獨立碑,但為滿足後人的追憶,逝者的名字會被集體刻在紀念碑上。
  據瞭解,生態葬自在合肥推廣以來,受到社會普遍好評,選擇用生態葬安葬親人的市民也逐漸增多,截至目前,已有近700名生態葬逝者長眠於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內。而選擇生態葬式的大多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。
  科幻作家綠色中長眠
  上午落葬的逝者中,還有著名科幻作家綠楊先生。
  “父親生前就囑托我們,去世後不要為他辦理追悼會、不燒紙、不放炮,不保留骨灰!”綠楊的女兒李雪梅女士告訴記者,綠楊於2010年10月因肺癌去世。臨終前,綠楊先生曾有過骨灰撒江的願望。“我母親考慮到最好還是留下一些紀念,就選擇以花壇葬的方式來安葬。”
  據瞭解,綠楊先生於1934年出生於上海,後考入安徽醫科大學。畢業後留在安徽成為一名醫生。自1980年開始,綠楊在《科學文藝》上發表科幻作品,此後,更是筆耕不輟,寫下十多部科幻作品。綠楊也是科幻文學作家中生命力保持得最長的一位。《魯文基系列》是當今中國科幻最典型的科普式科幻小說。大量自然科學知識融會貫通,構造情節。從文學角度分析,作者對魯文基和助手梅里的性格也進行了深入的加工,別具匠心。
  “父親的作品無不包含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。”李雪梅說。“父親是一名醫生,常年從事科普工作,所以,他對身後事考慮的意識很超前,他一再說,留碑起冢,既是對自然資源的占用,也是對子女的負擔。”(李晶 李後祥 虞俊傑)  (原標題:科幻作家綠楊長眠綠色中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w38jwqqz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